保鲜柜网>技术文章

保鲜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5年04月10日 09:39:18来源:常州雪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保鲜库发展情况
  
  保鲜库是发展果蔬保鲜的基础设施,也是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货物的建筑群。果蔬保鲜主要以冷藏链为主,通过预冷、加工、贮存和冷藏运输,有效地保持食品的外观、色泽、营养成分及风味物质,达到保质保鲜,延长保存期的目的,起到调剂淡、旺季市场的需求,并减少生产与销售过程中经济损耗的作用。保鲜库作为特色农机,为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农业的发展,各地政府和农机部门对果蔬保鲜库的发展非常重视,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原则,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果蔬保鲜库技术,对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农业、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江苏省果蔬保鲜库逐年增加,保鲜库的使用范围和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南京、无锡、苏州、南通、连云港、盐城、镇江等地区,特别是特色农业发展较快的溧水、宜兴、灌南、新浦、大丰、东台等县市,保鲜库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高速发展势态。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保鲜库在发展数量、产品系列化、生产规模化等方面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发展数量快速增加。2009年江苏省果蔬保鲜库新增1105座,是2008年的3倍多,在前5年发展总数的基础上将近翻了一番。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列入补贴推广的保鲜库保有量达2500座,据不*统计,江苏省保鲜库总容量达21.2万m3,一次性保鲜能力达6万吨。
  
  二是建设规模增大。从2008年开始,保鲜库建设由单个小型保鲜库向联栋库群发展,库体容量也呈增大趋势,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宜兴市张渚镇农民蒋才康和西渚镇的茭白种植大户徐来平,分别建设保鲜库3000m3和2200m3的保鲜库,用于茭白的保鲜贮藏;大丰市利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万亩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建设大型食用菌保鲜生产基地,建成保鲜库5000m3,用于食用菌的设施种植;灌云县叮当河设施栽培专业合作社,建成保鲜库1000m3,用于各类蔬菜的保鲜贮藏。
  
  三是库型出现系列化。为适应果蔬保鲜库的数量增加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保鲜库的类型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呈系列化、生产呈规模化,由推广初期90m3的基本库型,发展到现在的60m3、90m3、120m3、150m3、200m3等型号,出现了多品牌、多型号系列产品,保鲜库生产企业从建设生产线、购置配套设备、加强过程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2009年,江苏省省*、农机局联合招标,宜兴市常福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同立制冷空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浙江月宫冷链设备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产品列入我省果蔬保鲜库财政补贴目录,在江苏省范围内进行推广销售。
  
  四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各地保鲜库发展很不平衡,一是地区差异较大,苏南如苏州、无锡等一些地方政府有配套资金,发展相对较早,连续几年发展数量居全省前列,;而苏中苏北发展相对较慢;二是农产品资源丰富、潜在需求较大的南京、连云港、盐城等地,今年得到快速发展。
  
  保鲜库发展趋势
  
  当前,江苏的果蔬保鲜库建设和运行模式已由过去单一的建库、市场收购、反季节销售,逐步向与生产、经营、加工紧密结合型发展,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
  
  一是向果蔬生产基地、加工场地集中。特别是苏南和苏北部分地区,大约占新建库的60%以上,依托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建造保鲜库,充分发挥保鲜技术增值、减损和周转保鲜的功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优势农产品主导产业的发展。
  
  二是向专业化、规模化保鲜基地发展。建设库群、集中管理、多品种保鲜,逐步扩大经营服务范围,发挥规模优势,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向多品种、多领域延伸。保鲜库的应用范围从蒜苗、青蚕豆、毛豆、南瓜等几种常规蔬菜的保鲜,逐步向种子贮藏、食用菌种植、药材保鲜、花卉生产、农副产品加工等多领域延伸,特别是在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设施栽培蔬菜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得到了较好应用。贮藏保鲜品种涉及樱桃番茄、太湖蜜梨、葡萄、水蜜桃、猕猴桃、桑葚、茭白、西兰花、茶叶、梨、鲜花、杭白菊、家禽、种子、水产品和净菜配送等上百个,更是向荷兰苣、食用菌等的设施种植方向发展。
  
  四是在投资渠道上,由于省财政补贴资金的引导,各地发展保鲜库的积极性较高,有些市县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农民、种植户和农业合作组织纷纷出资建设保鲜库,基本形成了财政补贴为引导、个人投资为主体、集体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09年江苏省新增保鲜库1100座,总投资近5600多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1500万元,约占30%,地方配套投入100多万元,引导农民投入3900万元。
  
  五是在经营服务模式上,形成了生产经营型、流通服务型、投资租赁型等多种形式并存格局,部分中小型冷库向社会开放,提供有偿的仓库服务、信息服务、经营后勤服务。
  
  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针对保鲜库发展现状及问题,我们对于保鲜库的推广提出几点建议:
  
  一、政府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力度。近几年,保鲜库发展较快,农民逐渐认识到保鲜库的作用,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民尚未真正感受到它的明显好处和积极作用,实际应用尚在低级水平。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和推广力度,建议政府继续加强政策扶持,使得保鲜库技术更广泛的服务于民。
  
  二、加强保鲜工艺规范的研究制订,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保鲜技术装备的发展起步较晚,缺少相关的保鲜技术规范,影响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针对保鲜品种增多、应用范围扩大的情况,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保鲜工艺规范尤为迫切。建议农机推广部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应用等单位,有针对性的进行保鲜试验、研究,制订相应的保鲜工艺规范,并进行示范、验证,从而指导实践生产应用。
  
  三、加强保鲜库技术培训。从目前的保鲜库应用情况看,可贮藏保鲜水果、蔬菜、水产品、花卉苗木、种子等,还用于食用菌、荷兰苣等的设施种植和保鲜贮藏,品种多、范围广,如何正确操作使用保鲜库、保鲜过程中如何进行管理,直接影响到贮藏保鲜质量、运行成本。另外,制冷机的正常维修周期一般为运转8000~10000h即应进行大维修,运转3000~4000h进行中维修,运转1000h进行小维修,适时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保养,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隐患。因此,农机推广部门、保鲜库生产企业应加强保鲜库操作、维修保养、应用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提高保鲜库使用、管理的水平,充分发挥保鲜库的应用效益。
  
  四、规范保鲜库建设。随着保鲜品种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保鲜库的数量增加、库体容积增大、规模联栋成群,不同的用户建设要求不同,保鲜库在设计、建造、安装等方面的工作量很大,保鲜库生产推行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已经成为趋势。同时,保鲜库基础建设、材料、建造工艺、制冷设备安装调试人员资质等也直接影响保鲜库的质量。因此,应从保鲜库的设计、选址、地基处理、制冷设备安装等方面入手,规范保鲜库建设,以保证保鲜库质量、提高建设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五、加工控制技术要革新。国外保鲜库自动化控制程度比较高,向预制装配化发展,制冷装置广泛采用了自动控制技术,大型保鲜库1~3名操作人员,基本实现夜间无人值班。国内的大型保鲜库以氨为制冷剂的集中式制冷系统为主,小型保鲜库以氟里昂为制冷剂,采用分散式或集中式制冷系统,冷却设备多为排管,系统复杂,实现自动化控制难度大。保鲜库多以小型、分散建设为主,制冷设备大多采用手动控制,或者仅对某一个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动控制技术,对整个制冷系统做到*自动控制的较少,货物进出、装卸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低。另外,保鲜库在生产工艺需进一步革新,如改进聚氨酯库板发泡模具,生产新型保温库板,采用罐装聚氨酯枪式发泡剂现场施工,进行插接式板的灌缝,制冷管路和电气管路分别布管,4HP功率以上机组和冷风机分开控制,延时启动,降低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电流等,进一步提高保鲜库的技术水平。
  
  4.6、保鲜库企业及产品要有序竞争。保鲜库发展潜力大,市场广阔,应合理引导市场,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都过硬的技术装备得到推广应用。
关键词:保鲜库
  • 凡本网注明“来源:食品机械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食品机械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网站稿件,需经书面授权。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食品机械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食品机械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并提供真实、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核实后做出妥善处理。

推荐文章